close

  一筆扶貧款從市到縣被侵吞40%,從縣到鄉又被克扣40%;一張小農機具秧盤的國家補貼2毛5分,農技站就克扣1毛8分,站長還要貪3分;一個售價數百元的骨灰盒,民政幹部也要拿15元回扣……近年來,腐敗現象正向一些人們心中的“清水衙門”蔓延,有些部門甚至成了腐敗“重災區”。(《北京晨報》5月22日)
  看到這條報道,再想到很多現實,讓人不免產生這樣一種疑問:像扶貧辦、農技推廣站、民政局這樣的“清水衙門”,如今都出現了貪腐現象,那麼,我們這個社會究竟還有沒有真正的“清水衙門”?
  所謂“清水衙門”,是指沒有油水可撈的部門,這樣的部門要麼是清政廉潔的部門,要麼是缺少審批權和財權的部門。過去,這種部門的官員在官場上似乎“低人一等”,很多人也不願意到這種部門來工作。如今,“清水衙門”也變成了“渾水部門”,曾經的“廉潔官員”也變成了腐敗官員。
  何以如此?似乎不外乎兩個原因,其一,部分“清水衙門”過去涉及的是民生領域,隨著最近幾年國家對民生領域投入越來越大,這些部門既有錢又有權,所以就滋生了腐敗。其二,由於我們長期以來重視監督實權部門,輕視或者忽視了“清水衙門”,就給了這種部門官員貪腐的機會。
  另外,是因為我們對權力還缺乏充分認識。事實上,任何一個部門多多少少都有一定權力,不管權力大小,只要監督不到位都有可能“出軌”。還有,任何一個部門官員貪腐,都是“魚有魚道,蝦有蝦道”,從錶面上看沒有貪腐機會,但實際上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。
  筆者以為,“清水衙門”變成“渾水部門”至少給我們三種提醒:其一,如果再把某些部門當成“清水衙門”,可能大錯特錯。從各種腐敗現象來看,似乎沒有完全廉政的部門,無論是行政部門還是事業單位或者司法部門,都曾經出現過各種腐敗現象,即腐敗似乎滲透到了每個部門。
  其二,意味著反腐成本更高,難度更大。因為腐敗面擴大了,而且涉及很多細分領域。過去,無論是體制內監督還是體制外監督,基本上都是監督重點領域重點部門,但今後,監督恐怕要全覆蓋了,否則,就會出現監督漏洞,出現一些預想不到的腐敗,帶來更大的損失。這對反腐工作是巨大挑戰。
  其三,不管什麼部門出現腐敗,都要從根本上來反腐。比如,公開所有部門官員的財產,“清水衙門”的官員自然不能逃避監督。再比如,在預算編製、審議、決算、審計等環節強化各種監督,尤其是詳細公開各種資金信息,腐敗官員再狡猾,也逃不出好獵人的眼睛。
  也就是說,要以最壞的想象來監督權力、治理腐敗,應該以“世間沒有‘清水衙門’”的態度與決心來監督大小部門、大小權力。  (原標題:哪裡還有什麼“清水衙門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z59rtiw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